在现实生活中,代码一定要引用并打包,在本期(第七期) 面向 Java 开发人员的 Scala 指南 系列中,Ted Neward 介绍了 Scala 的包和访问修饰符功能,纠正了以前的疏忽。然后,他继续探讨了 Scale 中的函数内容:“apply” 机制。
最近,读者的反馈让我意识到在制作本系列的过程中我遗漏了 Scala 的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Scala 的包和访问修饰符功能。所以在研究该语言的函数性元素 apply 机制前,我将先介绍包和访问修饰符。
为了有助于隔离代码,使其不会相互冲突,Java™ 代码提供了 package 关键词,由此创建了一个词法命名空间,用以声明类。本质上,将类 Foo 放置到名为 com.tedneward.util 包中就将正式类名修改成了 com.tedneward.util.Foo;同理,必须按该方法引用类。如果没有,Java 编程人员会很快指出,他们会 import 该包,避免键入正式名的麻烦。的确如此,但这仅意味着根据正式名引用类的工作由编译器和字节码完成。快速浏览一下 javap 的输出,这点就会很明了。
|
然而,Java 语言中的包还有几个特殊的要求:一定要在包所作用的类所在的 .java 文件的顶端声明包(在将注释应用于包时,这一点会引发很严重的语言问题);该声明的作用域为整个文件。这意味着两个跨包进行紧密耦合的类一定要在跨文件时分离,这会致使两者间的紧密耦合很容易被忽略。
Scala 在打包方面所采取的方法有些不同,它结合使用了 Java 语言的 declaration 方法和 C# 的 scope(限定作用域)方法。了解了这一点,Java 开发人员就可以使用传统的 Java 方法并将 package 声明放在 .scala 文件的顶部,就像普通的 Java 类一样;包声明的作用域为整个文件,就像在 Java 代码中一样。而 Scala 开发人员则可以使用 Scala 的包 “(scoping)限定作用域” 方法,用大括号限制 package 语句的作用域,如清单 1 所示:
清单 1. 简化的打包
package com { package tedneward { package scala { package demonstration { object App { def main(args : Array[String]) : Unit = { System.out.println("Howdy, from packaged code!") args.foreach((i) => System.out.println("Got " + i) ) } } } } } } |
这个代码有效地声明了类 App,或者更确切的说是一个称为 com.tedneward.scala.demonstration.App 的单个类。注意 Scala 还允许用点分隔包名,所以清单 1 中的代码可以更简洁,如清单 2 所示:
清单 2. 简化了的打包(redux)
package com.tedneward.scala.demonstration { object App { def main(args : Array[String]) : Unit = { System.out.println("Howdy, from packaged code!") args.foreach((i) => System.out.println("Got " + i) ) } } } |
用哪一种样式看起来都比较合适,因为它们都编译出一样的代码构造(Scala 将继续编译并和 javac 一样在声明包的子目录中生成 .class 文件)。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