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IDG给过很多人的钱,不论是投入的总数、还是投资回报率、或是投入过的项目、或是成功上市的项目,IDGVC都是国内第一。丁磊则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有钱的主,当过中国首富,不过,这两个人之间没有交集,这里还真值得思量。
IDG给过很多人的钱,不论是投入的总数、还是投资回报率、或是投入过的项目、或是成功上市的项目,IDGVC都是国内第一。丁磊则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有钱的主,当过中国首富,不过,这两个人之间没有交集,这里还真值得思量。
对于这个问题,丁磊在1999年接受某名记采访时曾给出自己的回答:那是因为他们(IDGVC)看我有张娃娃脸,看着年轻,他们不相信我,所以没给我投。
呵呵,这个回答更像是丁磊给自己做护肤品广告来着,并不是一个真正能站得住脚的理由。比如,曾经两次从IDGVC华南杨飞拿到钱的姚鸿(可以请柳五八一八这兄弟的风流故事),1998年第一次拿到IDGVC钱的时候,应该还在广州的暨南大学读大四,虽然姚鸿那张圆脸没有丁磊的青春无敌,但不论看上去还是真实年龄,都要比丁磊要年轻很多。这个理由真的很靠不住。
有一个能够想到的理由是因为IDGVC在1998年的时候投了搜狐,因此就不想投同是门户定位的网易,这个说法同样站不住脚,IDGVC其实是最不遵守同业竞投规矩的(不过,这好象也无法约束,人家给你钱呢,你能强悍到不让对方投对手的地步),诸如慧聪和环球资源,再诸如金蝶和速达,再诸如8848和当当,再诸如同是电子杂志的poco和主流网……还有很多,请大家补充。IDGVC的逻辑是看方向,不看公司,让公司相互掐,实在不行,把一个卖给另一个,左右互博,所以,反而投了搜狐的IDGVC很有投网易的可能。
我还帮丁磊找了一个理由,那就是丁磊的网易一开始只是个给电信局卖软件的公司,是个偏软件的公司,所以没有进入IDGVC的法眼,但同是系统集成,同是软件服务开发的腾讯却从IDGVC拿到了钱,如果说腾讯有QQ的话,当时丁磊手头有免费邮箱,差不多也。
找来找去,我得出的结论是:丁磊是压根没有想过要IDGVC的钱;支持我的这个结论主要理由有:
1、丁磊在转向门户前其实并不缺钱,163.net,263.net ,21Cn.net,还有若干电信局,每个用户丁磊能卖5-10块钱(马化腾卖腾讯也是按这个标准卖的,10万用户,60万的话每个6块,100万的话每个10块),这种卖licence的做法比卖白粉还来得快。粗略的算一下,丁磊光靠卖邮箱就是千万级的收入,至于成本,也就一个小软件公司的成本:在最开始,张静君甚至为网易提供办公室和带宽,只有人力成本,网易最开始是丁磊70%,周卓林(wing)30%(后来wing离开,变成丁磊100%的控股),只有几个小弟的工资,这个并不能占多少。即便是转向门户,也是因为丁磊发现转向门户能带来网络广告的提升才转的。浙江人丁磊知道现金流对他有多重要。
2、IDG喜欢控制,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指挥创业者的命运(这点在当时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另一篇博客,单论);而这是丁磊最不能接受的方式,丁磊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你也可以说他当时是一个内心中缺乏足够安全感的人;我曾经帮网易的创业伙伴sting(黄志敏)一起给丁磊的北京办公室搬沙发来着,sting专门从汕头来投奔丁磊,并委以北京先锋官的重任,sting和丁磊在北京合住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两个人的关系应该不错,但sting 很快离开了丁磊,sting 的解释是不喜欢也不习惯丁磊直接插手他管理的内容部门;而另一位网易当时的老编辑也证实,技术出身的丁磊很喜欢关起门来和一个个编辑争论该具体怎么做内容,甚至会因此而大吵起来。不要以为是丁平易近人,更合理的解释是丁是很想把内容抓在手里,因为他可以纵容当时的网易编辑们和他争论,这样他能尽快的掌握怎么做内容。
3、徐新最后投了丁磊,但已经是很后期了,徐新当时的投资更接近上市前的融资,而不是我们常说的风险投资或者天使投资(其实就网易来说,张静君更接近天使投资的概念,可惜她当时没有签下相关的法律文件),所以徐新所占的股份也很少,因此,即便这些钱进来后,包括连番来了多拨经理人,都无法将丁磊从董事会赶出局;丁磊也只要抓个管理团队的小破绽就能翻回来(这些故事也很有趣)。这和丁磊对网易有很强的控制意识有关,我有个发现,大凡浙江人,很少愿意拿IDGVC的钱,丁磊这个浙江人的翘楚也不愿意拿IDGVC的钱。